2008年11月9日 星期日

[新聞]中美研究團隊再證實 唐元明衰亡 受季風變遷影響

中美研究團隊再證實 唐元明衰亡 受季風變遷影響
更新日期:2008/11/08 10:57 【中國時報 黃淑嫆/綜合報導】
 去年德國科學家發表的唐代因季風循環改變而衰亡的研究再次獲得佐證。中美科學家合組的研究團隊近日在《科學》雜誌中表示,針對甘肅的石灰岩溶洞萬象洞中的石筍的研究顯示,季風的變遷確實和中國唐、元、明等朝代的衰亡有密切的關係。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蘭州大學教授張平中等人和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合組了一個研究團隊,對甘肅武都的石灰岩溶洞萬象洞中的石筍進行的調查中發現,洞內的石筍記錄了一千八百年來亞洲夏季季風的變遷歷史,而季風的強弱變化恰巧和唐、元、明的興衰密切相關。


 萬象洞位於青藏高原東部與黃土高原之間的過渡地區,臨近亞洲季風的影響邊界,張平中等人透過洞內滴水的氫氧同位素和石筍碳酸鈣的氧同位素組成進行分析,發現某一數值和亞洲夏季季風的強度呈現負相關。


 「源自於印度洋的夏季季風會吹進中國,當夏季季風夠強時,最遠可以吹到中國的西北部地區」,一名明尼蘇達的研究員說,這些帶著溼潤水氣的風可以為當地種植的稻植物帶來所需的雨水。反之,當季風轉弱,雨水只能到達東部和南部地區,西部和北部地區雨水相對就會不足。


 研究人員表示,氣候變遷對中國文明的發展確實扮演重要的角色。例如季風增強的時期,正好就是人口增長、局勢較為穩定的北宋初期。此外,研究也顯示,在西元八五○到九四○年之間這段乾旱的時間,不僅對應了唐代的衰亡,也和中美洲的馬雅文明衰亡時間相符。


 報導指出,亞洲季風的變遷主要是受到太陽活動的影響,太陽活動會影響到北半球的氣溫變化。當北半球氣溫變高時,季風就會增強,反之,季風就會變弱。

2008年10月17日 星期五

王陽明敝月山房

山近月遠覺月小,
便道此山大於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
還見山小月更闊。

英文翻譯:
From our eyes,the mountains are larger than the moon,
Nevertheless, if our eyes were as large as the sky,
would we ever think the mountains are as large as the moon?

--
要常常從大處著眼!
原來王陽明早就知道有衛星遙測這種東西了!

2008年10月14日 星期二

用Excel畫人口金字塔

step 1輸入所有資料,算出百分比
百分比的算式為:(該項人數/總人數)*100

step 2
把男性的數質全都改成負質
也就是把百分比的算是改成0-(該項人數/總人數)*100
step 3
選取所有表格
在儲存格格式中,把負數表示方式改成用紅色但不加負號

step 4打開圖表精靈,選擇自訂類型中的"彩色環節圖",一直按下一歩,直到完成

step 5 在數列上按兩下,會出現資料數列格式,把數列間距改成0

完成永康市人口金字塔圖 !

雨傘文化

雨傘文化

習俗
台灣習俗:傘=散
歐美、日:傘=圓滿

雨傘王國:台灣有雨傘王國之稱,
若把生產得雨傘全部撐開可以覆蓋整個地球
和美(彰化)諺語:和美人,舉雨傘,天公婆,出來看

http://blog.xuite.net/weather.peng/weatherrisk/12273665/track

蒙古包


蒙古包:幾百年來,蒙古人居住的蒙古包,無論在功能或精神上,都與游牧民族的習性緊緊貼近。
蒙古包早期叫做穹廬或氈帳,如現代的組合屋或是帳棚,它是草原先祖千年智彗的累積。蒙古包即拆即裝,紮實耐用,材料簡單,便於攜帶,造型圓潤流線,對於風沙能逆來順受,抵擋十級大風不倒,屋頂的拱形設計,承受力強,無懼於大雨大雪,能迅速排除,不至積累,更無坍塌之虞,適合高原氣候以及游牧生活,和現代高樓建築相比,可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一頂蒙古包,包括有支撐整頂包重量的骨架「木架」、蒙古包外牆之稱「苫氈」與強化牢固的「繩帶」三部份。

陜西窯洞


陜西窯洞:為了就地取材,黃土高原居民直接在黃土原上挖洞居住,可分為下沉式窯洞(右上圖)、靠崖式窯洞(左圖)和獨棟式,黃土窯洞冬暖夏涼,但冬天氣悶,在窯洞中燒炕,容易一氧化碳中毒,並且黃土怕水,遇到水就流失,因此在黃土高原上有"溝谷地形"(右下圖)的出現,所幸黃土高原雨量並不多,居住窯洞不用太擔心,但是農田水土容易流失,因此要在黃土坡上闢梯田(左圖模型之右側)。

巴拿馬運河

巴拿馬運河全長80公里,貫穿大西洋和太平洋兩大洋,自1904年開工,工程歷時10年,1914年完工開航,是世界級的景點之一,也是巴拿馬最吸引觀光客的好所在,它比蘇伊士運河工程更浩大。巴拿馬地形是東西向長狹形,銜接中美洲與南美洲,南北濱臨兩大洋,太平洋岸的巴拿馬市到大西洋岸的科隆僅有80公里,開鑿貫穿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運河首先是西班牙人的構想,但由開鑿蘇伊士運河的法國工程師在19世紀末首先到巴拿馬執行,卻被巴拿馬原始叢林和登革熱等熱帶疾病打敗,無功而返,由美國人接手,美國人為了順利開鑿運河,於是鼓勵並協助當時仍為哥倫比亞聯邦所屬的巴拿馬在1903年獨立,取得運河開採權,以及運河兩旁各五英哩(約八公里)的土地永久使用權。美國隨後負責管理運河及在兩岸設立基地駐軍保護運河的安全,1977年美國與巴拿馬另簽訂運河條約,美國才將運河管理權及兩岸的土地在2000年歸還巴拿馬。
由於兩大洋水位不平等,尤其退潮時差異更大,於是美國工程師利用巴拿馬的河流先阻斷作成一大人工湖 (嘉頓湖)儲水,人工湖比兩洋水位高出26公尺,兩邊挖出水道分通兩洋,運河是南北向,分段建築水閘門讓船隻從一端上階梯進入中間的人工湖,通過狹長河道,抵另一端的水閘下階梯出海洋,運河航道上共分三段水閘 (自太平洋起為Miraflores, Pedro Miguel 及Gatun水閘),最長最壯觀的是靠大西洋的 Gatun 水閘,有四層閘門讓船隻一層層上下,每個閘門與閘門間隔層長305公尺 (1000英尺),寬33.5公尺 (110英尺),要通過運河的船隻最長不能超過294.13公尺(965英呎)、最寬不能超過32.31公尺(106英呎),船體長寬剛好符合的運河最大極限的船隻稱「Panamax」,現每天約40艘船通過運河,航程時間約八至十二小時不等,通過費視船隻噸位而定。船隻如果不經過巴拿馬運河要到另一大洋必須南下繞經阿根廷,時間約一個月,花費更大。巴拿馬運河的通行讓東西交通大為縮短。
美國仍是巴拿馬運河最大用戶,中國是第二大(每年約三千五百萬噸貨物通過運河),台灣則是使用運河的國家中排名第十三。
運河每年收入超過十二億美元,是巴拿馬政府的主要財政收入,因每天排班要通過運河的船隻太多,巴拿馬政府除每天拍賣一艘優先通行權增加財源外,目前正計畫動支52億多美元擴建運河,這計畫因事涉國家財政、沿岸水土保持及生態維護,尚待今年十月二十二日全民公投決定。

2008年10月13日 星期一

地理學中的空間觀點摘要

地理學中的空間觀點

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雙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邀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莊周夢蝶


莊周夢到自己是蝴蝶,非常的像真的,
醒來之後,分不清楚到底是在夢裡還是在真實世界裡,
覺得自己好像是一隻蝴蝶,夢到自己變成人。
---
所以我們可能不是人。
而是某種動物,夢到自己是人。

魚很快樂


莊子和惠子在看魚,
莊子說:魚很快樂
惠子說:你又不是魚,你怎麼知道魚很快樂?
莊子說:你又不是我,你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很快樂?
惠子說:對阿,我又不是你,可是你也不是魚,你當然不會知道魚很快樂阿。
莊子說:你應該回到你原本的問題,你問我怎麼會知道魚很快樂,表示你已經知道我知道魚很快樂啦~
------



管他魚到底快不快樂,
自己高興就好~

Blue who say and whose

東漢班超出使西域鄯善國,要求聯合攻打匈奴
沒想到匈奴使節剛剛好也悄悄到來,
鄯善國王畏懼匈奴勢力,而對班超非常冷淡,
班超猜測可能匈奴使節也要拉攏鄯善國,
於是假裝知道匈奴人到來,
問送飯的僕人:匈奴人來了幾天了?
僕人一聽,以為機密洩漏了,只好把匈奴人的計劃一五一十的招了。

班超就跟部下說:
Blue who say and whose.

於是晚上就悄悄的把匈奴使節營帳放火燒了。
班超使節團三十幾人殲滅匈奴一百多人。

---
班先生,你說的真對!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test

test